修改時間:2016-09-20 08:46:15 瀏覽次數:5072次
導語:人工智能很火,卻并不像一部電影、一條褲子觸感可見,即便是BAT,如果不似暴風魔鏡或者任何一款VR硬件具象的售賣場景,更是讓人困惑。
人工智能很火,卻并不像一部電影、一條褲子觸感可見,即便是BAT,如果不似暴風魔鏡或者任何一款VR(虛擬現實)硬件具象的售賣場景,更是讓人困惑。幾天前,百度成立專門的人工智能投資公司,李彥宏親自統領,阿里、騰訊也是各種場合給人工智能最高規格的宣講——角力未來,BAT在乎的不是售賣,而是產業鏈條的方方面面。
砸錢下注
或許是2016年百度世界大會上對于人工智能的展示還差那么一點勁,幾天后,百度宣布成立獨立風險投資公司,百度CEO李彥宏親自出任董事長,并參與重要項目的評估判斷。
百度方面表示,新成立的百度風投將專注于人工智能,以及AR、VR等下一代科技創新項目,集中投資于早期項目,第一期基金規模將達2億美元。
2億美元在互聯網投資領域說多不多,但對于一個聽起來太過超前的項目而言也并不少。2013年初,百度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,2014年聘請全球人工智能方面的領軍人物吳恩達加盟,擔任百度首席科學家。
有數據顯示,近年來,百度將15%左右的營業收入投入到技術研發上,先后成立了大數據實驗室、深度學習實驗室和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。到了2016年百度世界大會,李彥宏明確了人工智能項目對外展示載體“百度大腦”,具象百度對語音、圖像、自然語言處理和用戶畫像等領域的人工智能成果。
相對于百度的高舉高打,阿里是低調的。對于公眾而言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5年6月阿里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旗下的機器人公司SBRH戰略注資7.32億元,這是阿里巴巴在機器人領域的首筆投資,SBRH曾發布世界上第一款可以識別情緒的仿人形機器人Pepper。
日本機器人、軟銀、阿里,這些關鍵詞組合在一起,很容易讓人興奮,畢竟存在于科幻世界的“機器人管家”似乎在一步步變成現實,前提是大規模的投入,更低調的騰訊偏偏是撒錢高手。
Diffbot是一家位于美國舊金山灣區的數據公司,主要通過人工智能技術,讓“機器”抓取網頁關鍵內容,并輸出軟件可以直接識別的結構化數據。今年,騰訊與硅谷風投機構Felicis Ventures領投Diffbot 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。
騰訊對人工智能類似的早期投資還發生在生命醫療大數據公司iCarbonX(參與10億元融資)、醫療數據分析公司CloudMedX(630萬美元天使投資)、開源深度學習公司Skymind(數百萬美元投資)、云計算服務Scaled Inference身上。
騰訊副總裁姚星描述騰訊之于人工智能的投資策略時表示,他和騰訊的投資并購部已經達成共識,大量考察美國的機器學習平臺類創業公司。一則中國這類技術公司不多;二則收購這種公司可以快速補足騰訊在算法領域的不足。
對于人工智能,錢不是萬能的,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,畢竟這是投資未來。李彥宏強調,互聯網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,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后就是人工智能時代。
教育用戶
錢投出去了,BAT之于人工智能到底在干什么,公眾不可能看得懂吳恩達列出的自然語言算法。“百度無人駕駛汽車,一臺帶輪子的電腦。”李彥宏愿意給出最容易理解的路子。今年上半年,百度無人車已經開始在北京某些路段測試。
但這遠遠不夠,至少并不容易從商業維度想明白。再拿阿里投資的Pepper為例,作為仿人形機器人,無論是面向企業客戶還是個人消費者,售賣是最直接的商業模式,富士康精于制造、阿里擅長銷售,看起來水到渠成。
但直到今年7月才有消息稱,Pepper有可能年底進入中國臺灣市場,離內地則仍然遙遠。10萬元起售價或者每月5000元以上的租金,對于任何中國消費者都是不小的成本,對于投資者阿里來說,也意味著靠售賣產品在人工智能領域有所斬獲,并不現實,至少前期意味著大量的成本鋪墊。
百度也有類似產品,9月12日是度秘一周歲生日,但一年來百度并沒有大規模地推進人形產品的落地,著重的仍是軟件交互。
阿里直接操刀的人工智能更多的寄托在云計算身上,技術上的天然接近性讓人工智能與阿里云的商業場景更容易實現。9月13日,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布,將在全省105家法院全面上線智能語音識別系統,由阿里云人工智能ET提供技術支持,能夠快速、準確的完成庭審記錄,承擔起“書記員”的角色。
阿里云語音識別高級專家陳一寧介紹,在ET的核心技能——CPU/GPU多機多卡聲學模型,可以輕松做到萬小時級別的語音數據在天級別內訓練完成。如此聰明的系統,對硬件設備的要求卻并不高。法庭只需增加一塊聲卡,其他的全部使用已有的麥克風、電腦等設備即可,升級成本僅幾千元。
面向政府、企業的云計算在大眾消費者維度培養認知并不容易,比賽的方式成為阿里向公眾推介阿里人工智能的最愛。
2016年3月,在谷歌AlphaGo挑戰李世石4:1獲勝之后,阿里語音產品挑戰世界速記大賽亞軍得主,在準確率上以0.67%的優勢戰勝對手。此后,阿里人工智能程序小Ai成功預測第四季《我是歌手》冠軍;阿里巴巴旗下廣告交易平臺阿里媽媽圖像團隊的OCR(圖中文字識別)技術刷新了ICDAR Robust Reading競賽數據集的全球最好成績……
全線押上
除了阿里的云計算能直接變現,大多數BAT人工智能嘗試還停留在初級階段,商業化維度甚至沒有完整的產品線,在人工智能的技術支撐特質幾乎貫穿了BAT所有的產品線。
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,除了海外投資,騰訊人工智能研究項目包括WHAT LAB(微信-香港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)、優圖實驗室、微信模式識別中心、智能計算與搜索實驗室等多個部門,更高規格的騰訊人工智能研究院也將組建。
而在落地維度,類似于微軟小冰的聊天機器人“小微”、云搜和文智(搜索智能產品)、優圖人臉識別、QQ物聯、TOS+、微信智能硬件解決方案等分布在騰訊微信、QQ、門戶、廣告、金融等各個維度。
以TOS為例,前身實際上是騰訊在手機操作系統的布局,但2010-2015年,騰訊先后推出過QQ Service手機、TITA手機系統,一直沒有做起來。
及至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興起,騰訊終于將視野聚焦在更大的維度,讓手機與智能硬件底層打通的一個延展OS,關注的領域包括智能手表、微游戲機、虛擬現實產品三個領域。TOS+的野心更像是做“連接器”,而像血壓儀、體脂儀以及智能家居的一些長尾產品已經分別由“微信智能硬件”和“QQ物聯”這兩個平臺完成連接,只要打通標準,根本不需要騰訊再定義解決方案規則。
無獨有偶,百度、阿里也在金融、O2O、電商、搜索等各個維度接入人工智能業務。
在分析人士看來,人工智能是一個“潤物細無聲”的全業態推進,很難有團購、外賣、打車這類爆款橫空出世。但對于用戶而言,人工智能又是一個很容易“用腳投票”的領域,像語音識別這樣一個功能,蘋果Siri、百度、搜狗、螞蟻金服、微信都在做,但誰的準確率高,不可能是“砸錢能砸出來的”。(來源:北京商報)
Copyright ? 2015-2025 cstuv.com .All Rights Reserved. 武漢百捷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.
鄂ICP備11003111號-1 Powered by BJ-Tech. 百捷集團信息科技 客服咨詢:400-027-8800 舊版入口